在神的旨意中
馬太6:11 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馬太6:11 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馬可福音 4:3-8,14-20 3 你們聽阿!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 4 撒的時候,有落在路旁的,飛鳥來吃盡了; 5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,土既不深,發苗最快, 6 日頭出來一曬,因為沒有根,就枯乾了; 7 有落在荊棘裡的,荊棘長起來,把他擠住了,就不結實; 8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就發生長大,結實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; 14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。 15 那撒在路旁的,就是人聽了道,撒但立刻來,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。 16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,就是人聽了道,立刻歡喜領受, 17 但他心裡沒有根,不過是暫時的,及至為道遭了患難,或是受了逼迫,立刻就跌倒了。 18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 19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、錢財的迷惑,和別樣的私慾進來,把道擠住了,就不能結實。 20 那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聽道,又領受,並且結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
馬可福音3:31-35 3:31當下,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,站在外邊,打發人去叫他。 3:32 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着,他們就告訴他說:「看哪,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。」 3:33 耶穌回答說:「誰是我的母親?誰是我的弟兄?」 3:34 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着的人,說:「看哪,我的母親,我的弟兄。 3:35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。」
1.過了些日子,耶穌又進了迦百農。人聽見他在房子裡 2.就有許多人聚集,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;耶穌就對他們講道。 3.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,是用四個人擡來的 4.因為人多,不得近前,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,拆了房頂,既拆通了,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。 5.耶穌見他們的信心,就對癱子說:小子,你的罪赦了。
以賽亞書43:18-21 18 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, 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。 19 看哪,我要做一件新事; 如今要發現,你們豈不知道嗎? 我必在曠野開道路, 在沙漠開江河。 20 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; 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。 因我使曠野有水, 使沙漠有河, 好賜給我的百姓、我的選民喝。 21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, 好述說我的美德。
路加福音3:21-22 21. 眾百姓都受了洗,耶穌也受了洗,正禱告的時候,天就開了, 22. 聖靈降臨在他身上,形狀彷彿鴿子,又有聲音從天上來,說:你是我的愛子,我喜悅你。
歌羅西書1:28-29 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,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。 我也為此勞苦,照着他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。
歌羅西書3:12-17 12. 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,聖潔蒙愛的人,就要存憐憫,恩慈,謙虛,溫柔,忍耐的心。 13.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,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 14. 在這一切之外,要存著愛心,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。 15.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,你們也為此蒙召,歸為一體,且要存感謝的心。 16. 當用各樣的智慧,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,用詩章、頌詞、靈歌,彼此教導,互相勸戒,心被恩感,歌頌神。 17. 無論作甚麼,或說話,或行事,都要奉主耶穌的名,藉著他感謝父神。
西番雅書1:14-18 14.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,臨近而且甚快,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,勇士必痛痛地哭號。15. 那日,是忿怒的日子,是急難困苦的日子,是荒廢淒涼的日子,是黑暗,幽冥,密雲,烏黑的日子, 16. 是吹角吶喊的日子,要攻擊堅固城,和高大的城樓。 17. 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,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,因為得罪了我,他們的血,必倒出如灰塵,他們的肉,必拋棄如糞土。 18. 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,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,他的忿怒如火,必燒滅全地,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,而且大大毀滅。
出埃及記14:15-16 15. 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為什麼向我哀求呢?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。 16. 你舉手向海伸杖,把水分開。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乾地。 出埃及記14:21-22 21. 摩西向海伸杖,耶和華便用大東風,使海水一夜退去,水便分開,海就成了乾地。 22.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乾地,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。 約書亞記3:13-17 13. 等到擡普天下主耶和華約櫃的祭司把腳站在約但河水裡,約但河的水,就是從上往 下流的水,必然斷絕,立起成壘。 14. 百姓離開帳棚要過約但河的時候,擡約櫃的祭司乃在百姓的前頭。 15. 他們到了約但河,腳一入水(原來約但河水在收割的日子漲過兩岸), 16. 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地、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裡停住,立起成壘;那往亞 拉巴的海,就是鹽海,下流的水全然斷絕。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。 17. 擡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在約但河中的乾地上站定,以色列眾人都從乾地上過去,直到 國民盡都過了約但河。